出品日期: 2002
iMDb評分; 7
http://www.imdb.com/title/tt0329767/
英文片名: Wilbur Wants to Kill Himself 

導演:Lone Scherfig (戀愛學分保證班)
編劇:Anders Thomas Jensen (窗外有情天)
          Lone Scherfig (戀愛學分保證班)
演員:雪莉韓德森 Shirley Henderson(玩命911)
           Mads Mikkelsen(窗外有情天)

    這部丹麥電影是丹麥導演Lone Scherfig 所執導的英語片,其實本片是由多國的演員來參加演出,因為導演是丹麥人,所以我就姑且歸類為丹麥片囉,這部片所敘述的是對親人死亡的傷痛平復,和對死亡的沉溺和恐懼,雖然是有點喜劇味道的片,不過所探討的卻是相當嚴肅且深刻的議題。

    這片的劇情大綱------心地善良的哈伯花了一輩子的時間照顧他那失去母愛又愛鬧自殺的小弟韋伯,兩兄弟彼此相依為命密不可分,當他們30歲時,父親也撒手人寰,留給他們一間二手書店。一天,愛麗絲(雪莉韓德森)和他的小女兒走進了這家書店,她是一名附近醫院的清潔女工,她拍賣過世病患的書籍,女兒瑪莉卻總是吵著回家。哈伯對瑪莉一見鍾情,隨即他們四人間的關係變得益加複雜。

    這部片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導演一開始塑造出一開始愛那鬧自殺的韋伯,卻總是自殺不成的窘境,雖然不是故意要創造出喜劇效果,不過那種無理取鬧式的自殺行為,真的會惹人發笑,雖然自殺的行為的確是會讓人心生恐懼啦,不過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卻有種獨特的黑色幽默,這是我非常欣賞編導所加入的喜劇元素。

    而本片所探討的議題就是要如何正視自己內心對死亡的感受,很喜歡這部片裡有句話:"旅鼠在溺水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已經溺水,因而淹死" 這句話很恰如其分的敘述出韋伯那種迷失自我的自殺行為,是由於自己不知道死亡的真正意義,以及不了解自己正走向不被他了解的死亡世界,實在讓人看了很心痛,很喜歡韋伯那種細膩敏感的心靈,總是在重要的時刻帶給身邊的人溫暖和歡樂,不過對母親死亡的過度傷痛,卻使自己對死亡過度迷戀,沉溺在其中,帥氣又充滿幽默感的他,極受托兒所小朋友的歡迎,不過在相當正面的表面,卻隱藏著相當沉痛的悲傷情緒,那種情緒,只有在孤單一人的時候,才會逐漸浮上檯面,因此哈伯才把所有的心思放在注意韋伯。

    我覺得這部片不但多層次的描述角色的個性和情緒,更讓兩位主角的角色轉換,當照顧別人的人,反而需要別人照顧,被照顧的人,反而會主動去照顧人,那種特殊的角色交換,個人覺得相當驚奇。

    而這部片所探討的另外一個議題,就是在本片哈伯說的一句話: "人在孤單的時候, 最需要有人陪伴" 在本片中哈伯只注意到如何避免韋伯自殺,卻不懂得去深刻了解這種反覆自殺的心理因素,照理說最親近的人更能揣測出病人的內心深處有什麼隱藏已久的秘密,可是哈伯卻盲目的去幫助韋伯,卻沒想到在幫助韋伯的同時,自己的心靈也開始慢慢受創,甚至已經失去自我意識, 完全把自己的重心放在韋伯身上,連自己的死亡也不放在心上,個人覺得哈伯自己也沒走出對母親死亡的傷痛,只是一直都把這個傷痛壓在內心的最深處,然而那種在孤單的時候需要有人陪伴的心情,卻在關鍵的時刻出現,韋伯在初嘗愛情滋味的時候漸漸的感受到陪伴對人的重要性,對死亡的迷思也慢慢的破除掉,不過這部複雜的愛情關係,的確讓劇情發展增添了許多變數,我在這邊就不透漏故事發展囉。

    讓我感觸很深的地方是,當韋伯需要陪伴的時候,哈伯總是在旁邊陪著他,不過卻是以保護的心理在照顧,哈伯孤單的時候,才了解需要人陪伴支持的孤寂感,而在韋伯理解到這點的時候,這種意識到主動去陪伴他人的快樂和意義,也漸漸讓他走出死亡迷失的深谷,個人覺得對自殺病人的心靈層面描述蠻深刻的,而且本片還舉了蠻多例子,我就不說囉,有興趣的朋友就去找來看吧,推薦給喜歡感人片的朋友囉。

P.S 本片飾演心理醫生的演員就是演出窗外有情天和婚禮之後的那位丹麥演員Mads Mikkelsen,不過在這片並沒有相當突出的表現,這個角色沒辦法突顯出他的特色,我超喜歡這部的主題配樂,那種淡淡的鋼琴聲配上管弦樂,優美的旋律讓人沉醉其中

得獎事蹟:
波爾多國際女性影展最佳女主角
Tróia國際影展費比西獎, 最佳男主角, 最佳劇本
漢普頓國際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SKIP CITY國際數位影展最佳影片
瓦利阿多里德國際影展最佳男主角
維多利亞獨立影展最佳影片
祖魯獎最佳男配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e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