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日期:1987
IMDb評分:7.6
http://www.imdb.com/title/tt0093133/
英文片名:King of the Children

導演:陳凱歌
演員:謝園
      楊學文

這部大陸電影敘述著一位在教育體制範圍之外教書的老師所面對的大環境壓迫,以及和學生的革命情感,導演用很多環境和人之間的強烈對比,以及大環境下的鏡頭轉換,自然景觀和人物的拍攝,來呈現出主角在大環境和學生學習狀況下的無奈,精準的鏡頭設計,讓本片更具有反覆玩味的深度意涵,不僅自然真實描述在文革時期教育制度的荒謬和矛盾,更很尖銳的指出大陸當時教育體制的散漫和腐敗,算是用影像來表達深度意涵的一部傑作!

這部的劇情大綱------文革”時期,在邊遠的山區有一所極為簡陋的學校,師資奇缺。年齡不大卻已插隊七年的知青“老插”被抽來做“孩子王”——老師。沒有書,去抄;沒有教材,孩子王的一本字典便成了聖物。孩子們讀慣了批判文章,卻不能識字記事。孩子王便從頭教他們認字作文。終於孩子王因違反教育內容被辭退,繼續做他的“老插”。 

這部片最特別的地方是導演獨樹一格的影像風格,來把整部片劇本中深藏的意涵相當尖銳的表現出來,不過雖然影像風格有些詩意,不過卻是貼近自然真實的樸實詩意,本片所拍攝的自然景象,在導演的精心設計之下,每一幕自然景觀都別具意義,從一開始老插看到學生沒有書的時候,導演拍著他回到房間裡,看著一面裂成兩半的鏡子,對鏡子吐了一口口水,看著自己的影像分成兩半,所吐的口水更透露出老插對當時教育環境的惡劣和腐敗的憤恨和厭惡,不過自己也身在教育體制的狀況下,更讓他覺得身在腐敗的教育環境下,自己的努力和教育體制的不支持,更成了強烈的對比,鏡子裡所照出來的影像就好像是看見真實的自我和身在大環境的自我的矛盾區別。

片中還有幾個相當有意思的影像設計,我就再提出幾個來談,片中老插在教書之後,在山中看到了一個趕牛的男孩,應該是要讀書的年紀,卻被生活的壓力逼的不得不工作,當老插想要邀請他來上課而被拒絕的時候,導演用鏡頭從近到遠的拍攝,跨過另一個山頭,老插的影像緩緩被山頭遮住,觀眾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老插彎著腰所表現心中的極度失望,而導演透過掩蓋著老插的山頭,來表現出當時大陸人民被大環境困著的無奈,更透露出老插對當時社會環境的絕望與憤恨,老插在學校所見到的孩子只是一小部份,然而跨越山頭的小孩,卻是他無力幫助的。

本片也相當自然真實的呈現出老插和小孩的互動,穿插了一些十分逗趣的場面,不過外面所包裹的大環境卻是沉重的讓人悲痛,自得其樂的教學似乎成了文革時期意外的世外桃源,不過讓我蠻感慨的地方是,當時的課本居然都是充滿的政治意識,而回歸正常教學的老插卻不被當時的教育體制所認同,學生的改變和反應學校沒有注意,反而是注重在形式和制度上的堅持和僵化,扼殺學生豐富的情感流動和想像力,所製造出來的只是一個個不愛讀書的孩子,老插所做的努力看似曇花一現,言行舉止對學生所造成的影響卻深植他們心中,不濫情的真實畫面捕捉是這部片相當值得讚賞的特點,我目前還沒看過陳凱歌的其他作品,不過應該還會再找他早期的作品來看看,推薦給喜歡劇情片的朋友囉。

得獎事蹟:
中國金雞獎最佳攝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e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