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日期:1968
IMDb評分:8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3522/
英文片名:Rosemary's Baby 

導  演:
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
演  員:
米亞法羅(Mia Farrow)
約翰卡薩維提(John Cassavetes)
羅絲高登(Ruth Gordon)

這部美國電影是波蘭籍導演Roman Polanski到好萊塢拍的第一部電影,本片改編自Ira Levin的同名短篇小說,全片以女主角第一人稱的角度敘述,沒有所謂的客觀鏡頭,所有的鏡頭都是從女主角的觀點為出發點,迷幻式的夢境場景符合主觀鏡頭的需求,本片的編導Roman Polanski更將女主角心中猜疑卻又毫無證據的混亂思緒擴散到觀者的觀影感受,觀者所感受到的一切恐懼,都是源自於女主角所面臨的恐懼,紊亂的配樂呈現,卻又以音調節節上升的規律感搭配著女主角的心理狀態,本片各種層面的完美搭配,創造出一種迷離懸疑詭異的心靈崩潰境界。
 
這部的劇情大綱--------蘿絲瑪莉是一位生性單純的已婚婦女,但從她懷孕的那一刻開始,一切奇怪的事通通發生了: 她自己的身體狀況異常,而她所深愛的丈夫與親切的鄰居都越來越不對勁。慢慢地,她發現了一個可怕至極的秘密正在默默進行中,自己居然陷入了一場女巫儀式

這部片最特別的地方是,編導Roman Polanski成功運用原著中以女主角觀點為出發點的情節發展,掌握住觀者判斷事實所需的一切必要證據,來玩弄觀者對於事實真相的預期心理。觀者對於週遭一切事物的了解,都是透過蘿絲瑪莉本身的了解來得知,而就是因為這個特點,才使的本片的真相更加撲朔迷離,當女主角神智還清楚的時候,或許還能略為推測,不過當她陷入恐慌狀態的時候,事實的真相是不是如她所預期的那樣,就有待商榷了,筆者認為這也是本片迷人之處。
 
在最後真相揭露之前,觀者的恐慌情緒是和女主角一致的,所有對於週遭一切的存疑都是出自於女主角自身的存疑,觀者可以了解女主角在當下處境所擁有的想法是合理的,不過卻又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她的說法是正確的,當身邊人們都似乎參與的自己所得知的陰謀,自身的存疑又被親友們解讀為精神失常,任誰都會因此而精神錯亂,導演將這種強烈的精神緊繃狀態用隱藏真相的方式呈現出來,讓觀者也能感受到這種瀕臨精神崩潰的緊繃狀態。
 
筆者非常喜歡導演在片中所運用的驚悚配樂,不規律的小提琴和小號的樂聲,節節高升的音調,都把女主角心中的緊張狀態提高到極限,讓觀者也成功融入這個狀態之中,迥異於希區考克的規律式小提琴配樂,《失嬰記》所運用的紊亂式配樂,恰好搭配著女主角當下的混亂思緒和崩潰狀態,片中幾幕讓人頭昏腦脹的晃動攝影,也是恰好搭配著女主角的迷離狀態,暈眩的狀態下所感受到的是迷幻的一切。
 
飾演蘿絲瑪莉的Mia Farrow,運用自身對於角色本身的透徹了解和直覺,來演出角色當下所可能做出的行為和反應,片中對於真相的存疑態度,更是詮釋的相當精準,相當有震撼力,纖細的女性特質,更是完美搭配的角色本身的敏感特質。
 
導演Roman Polanski在選好角色人選之後,就是以演員本身的表現來決定動作設計的走向,不為演員表現設限是他的拍片原則,跟隨著演員自然流露的表演,來跟著搭配其他相關的鏡頭和台詞呈現,讓筆者感受到Roman Polanski對於演員特質的尊重和欣賞。
 
時下的恐怖片大多都是以劇烈的暴力和突如其來的驚嚇營造恐怖氛圍,《失嬰記》卻是屏棄那些常用的驚嚇手法,運用得知部份真相卻無法全然了解的撲朔迷離狀態,來營造出精神崩潰的緊繃,這種緊繃到最後的真相揭露,觀眾感受到的,是女主角得知真相的詫異和心靈恐懼。而相當巧妙的地方是,畫面所呈現的一切真的就是事實的真相嗎?其實走到最後,事實真相已不是重點,過程中和女主角的感受一致,才是觀者在觀影過程最大的樂趣,女主角Mia Farrow還為本片哼了一小段插曲,導演將其放在開頭和結尾的部份,單純卻又彌漫著詭異氣氛的旋律,真是搭配的相當合宜,推薦給喜歡心理驚悚片的朋友囉。

得獎事蹟: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義大利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
法國影評協會最佳外語片
金球獎最佳女配角
坎薩斯成影評協會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
美國製片人金桂冠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e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