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日期2008
IMDb評分
7.1
http://www.imdb.com/title/tt0431842/
英文片名Go with Peace Jamil
原文片名Gå med fred Jamil - Ma salama Jamil


導演
Omar Shargawi

演員
Elias Samir Al-Sobehi
          Dar Salim
          Khalid Alssubeihi


這部丹麥電影把座落於哥本哈根中東區域的回教衝突,呈現的既寫實又殘酷,編導Omar Shargawi以其巴勒斯坦血統的回教關聯,來檢視著在該地區回教派系的盲目鬥爭,從復仇的循環中,體現著人類自相殘殺的無奈和悲哀,導演把宗教派系鬥爭衍伸到人與人之間的鬥爭,用寫實的鏡頭把主角面對宗教良善立意和自身利益衝突的掙扎面呈現出來,從悲慘的際遇中感受到罪惡的反撲和自省。
 
這部片的劇情大綱------同樣來自北歐的挪威裔導演奧瑪爾·沙加威(Omar SHARGAWI)用他的鏡頭呈現給世人一個與眾不同的哥本哈根,那就是童話城市中的中東社區,主人公賈米爾則是混跡于此為人收賬的黑幫分子,他在黑暗中淪陷卻又無從解脫。本身一半血統是巴勒斯坦人的奧瑪爾正是想通過這部充滿粗獷暴力線條的電影重新帶人們審視阿拉伯世界和它的文化。


回教文化帶給世人的神秘色彩,以及911攻擊所引發的回教徒激憤,都讓世人對回教文化有著負面的觀感和印象,然而卻鮮少人會去仔細檢視著回教文化中《可蘭經》對於他們所帶來的信仰和希望,本片相當特殊的地方是,導演以其中東血統的源頭,來審視著在他所居住的丹麥中的回教區域所進行的派系對立和衝突,更從這小小的區域中來看出回教教義究竟帶給那些回教徒什麼樣的迴響和信念。
 
宗教派系的對立和種族之間的對立有著相似之處,兩者都是由於自身所歸屬的族群而引發的對立行為,然而不同的地方是,種族本身是一出生就具有的本質,宗教卻是發自內心的信仰而影響著外在的行為,因此信仰宗教本身就是一種自由意志的體現。
 
本片所呈現出來的就是丹麥中東區域回教徒面對親人朋友的死亡,而把憤怒情緒加諸於派系鬥爭的對立之中,把宗教派系的對立當成復仇的手段,成為合理化復仇的工具,在另外一部巴西電影《血濺艷陽天》(Abril Despedaçado, 2001)之中,同樣也是敘述著冤冤相報的世仇故事,復仇意念的驅動力是源自於長久以來的衝突鬥爭,以及復仇的慣性,和本片以回教鬥爭所爆發的對立衝突,有著相同的立足點,同樣都是以不成文的規範為基礎,來作為報仇的動機,然而回歸到宗教本質的源頭,從上帝的角度來看人類世界,又怎會希望人類世界是充滿仇恨和殺戮?這邊就呈現出回教世界的人們對於宗教原始意念偏離正道,而把自身情感的衝突和憤怒,加諸在回教人們所分歧的派系分支間的鬥爭之中。
 
當分歧的派系已無法合而為一時,屬於不同派系信仰者的生活卻又被派系的對立所牽動著,而成為暴力循環的關係鏈,戰爭是一台機器,而要運作這個機器卻需要人們去運轉,點出了當地回教徒對於宗教本質的迷思,信仰者把回教傳統的戒律奉為圭臬,卻把自身生活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維持拋在腦後,他們所信仰的是宗教的形式,卻忽略了宗教良善的本質所在,這就是導演想要抨擊現今回教世界的宗教錯誤觀念。
 
當《可蘭經》寫著:「殺一人就等於殺了全人類」,而現實生活的回教徒卻被群眾的情緒激憤牽動著,以宗教的名義來討回公道,卻已偏離宗教的良善本質。本片透過主角賈米爾的家庭和生活,來反映著身為回教徒所必須承受的心理衝突和掙扎,面對群眾所激起的憤怒,他能不能喚起內心深處那份良善,回歸宗教最初的本意,導演用相當殘酷暴力的鏡頭,來表現出當地回教派系的激烈衝突,從人性絕望的境界之中,去感受面對憤怒和對立之間的衝突和矛盾,很沉重,卻也十分發人深省,推薦給喜歡劇情片的朋友囉。
 
得獎事蹟:
瑞典哥特堡影展費比西獎
鹿特丹國際影展老虎獎
Transilvania國際影展最佳導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e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