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日期:1992
IMDb評分:5.9
http://www.imdb.com/title/tt0103955/
英文片名:Child of Rage

導演:Larry Peerce
演員:Mel Harris
         Dwight Schultz
         Ashley Peldon
         Sam Gifaldi
 
這部美國電影以真實故事為藍本,敘述一位情緒控制障礙女孩的心路歷程,原本是被拍成紀錄片,而本片導演將其擴大為電影的格局,而製作成這部電視電影,迥異於一般電影注重攝影手法和技巧的表現,本片始終以極為寫實的手法,賦予紀錄片中真實事件的片段相當豐富的互動細節,平實的攝影也表現出貼近真實生活的氛圍,全體演員真情流露且極具說服力的演技,相當撼動人心。
 
這部片的劇情大綱-----凱瑟琳在十八個月大時即遭親身父親強暴,導致心中充滿暴力,恐懼和不信任感,在七歲時,她和弟弟艾力克被牧師羅勃和吉兒所收養,由於凱瑟琳的種種異常暴力行為,吉兒和羅勃乃求助暴力兒童心理專家協助,在心理治療及愛和關懷下,凱瑟琳終於打開心結。
 
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總是會以一些真實故事的細節加以延伸,並把這些細節作邏輯和情感上的連結,有些同類型的電影會把真實故事添加讓觀眾刺激的娛樂效果來吸引觀眾,不過這部片卻相當難得以真實故事的原來面貌忠實呈現,觀者得以透過電影段落式的敘事手法,而慢慢從事情發展的演變了解當事人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以及面對的心理障礙。
 
本片所敘述的是受過家庭暴力而承受心靈創傷的兒童所表現出的情緒控制障礙,本片以「愛」的重要性為開頭,帶到片中主角凱瑟琳因為缺乏最初的親情之愛,進而無法感受到身邊人們所表現的親情與大愛,而首尾呼應的「愛」的真諦,更是透過那一家人所表現的那份希望家人幸福的愛,而傳達到觀者的心靈深處,筆者對導演安排的劇情架構十分讚賞。
 
家庭暴力的案例層出不窮,然而承受家庭暴力的兒童卻是人們比較會忽略的部份,外人大多都只看到兒童純真的一面,卻很少去檢視在看似正常的外表底下的心靈創傷,筆者相信每個兒童都有自身承受的創傷,只是程度大小的不同,本片巧妙運用成人對於兒童偏差心理的誤判和處理方式,將成人對於兒童的刻板印象給了一記當頭棒喝。
 
片中凱瑟琳情緒失控,被貼上邪惡行為的標籤,然而這些偏差的行為,卻都出自於無法忘懷的童年創傷,因為她失去與外界人們的情感連結,封閉在自身幼年心靈傷痛的恐懼之中,失去情感依靠的童年,也就失去了愛人和被愛的能力,人們大多都會運用心理防衛機制去掩蓋不願碰觸的心靈傷痛,這點對於一般人來說是很正常的,然而從毫無人際交流經驗的兒童來說,卻只能鎖在這些心理機制之中無法逃出。
 
導演以黑白影像來描述凱瑟琳心中無法磨滅的家暴陰影,並以陰影片段的長度來表現出凱瑟琳面對這段陰影的承受度,從短暫的影像來表現出不願面對真相的恐懼,從細節清楚的影像表現出她在體會心靈痛苦後願意去深入她心中恐懼的底層,導演運用這些不同長度的黑白影像所表現出的心靈轉變,筆者覺得把角色心靈轉變呈現的相當有層次感。
 
生活化的角色,生活化的對白,配合真實事件所描述的一切細節,本片成功以寫實的角度切入家暴兒童所承受的心靈創傷,筆者對照真實故事與本片劇情的差異性,百分之九十都是出自於真實事件的描述,而真實事件裡面的小女孩,還比片中的凱瑟琳更加殘酷,不過我想導演因為這部片是電視電影,不宜將這些讓人看了過於難受的行為呈現在電視上,導演還是相當忠實的呈現出小女孩大部分的偏差行為。
 
片中飾演凱瑟琳的Ashley Peldon,把這個角色所承受的心靈創傷,詮釋的極為真實自然,不管是情緒失控時的狂暴行為,還是心理防衛機制導致的邪惡表情,都表現的相當成功,另外筆者要把這部片和另外一部兒童邪惡心理的《天魔》 (The Omen, 1976) ,《天魔》是把兒童的邪惡心理歸咎於撒旦轉世的邪惡原罪,而不過也是從兒童的純真心理出發,慢慢從傷害事件的探索而挖掘道驚人的內幕,宗教色彩濃厚,也相當有娛樂效果,而《怒焰狂花》,則是從頭到尾都是以兒童心理的探討出發,紀實的味道很濃厚,推薦給喜歡劇情片的朋友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e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