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日期:1997
IMDb評分:6.8
http://www.imdb.com/title/tt0120521/
英文片名:The Winter Guest

導  演: 亞倫瑞克曼(Alan Richman)
製  片: Ken Lipper
編  劇: Sharman Macdonald
演  員:艾瑪湯普遜(Emma Thompon)
                  費莉達羅(Phyllida Law) 

這部英國電影敘述著身處內心掙扎邊緣的人們彼此了解內心心聲的動人故事,極具詩意的拍攝手法加上非常動聽的鋼琴配樂,把這個原本就十分感人的故事,點綴的讓人心動,雖然感傷,卻有著感動的情感流動,筆者覺得拍攝手法極具深意的一部電影。

這部的劇情大綱-------某個寒冷的冬天,蘇格蘭某個漁村的人民們,因某件事而人心各異,後來又團結一致。法蘭西絲是一名守寡的攝影師(艾瑪湯普遜飾演),正在床上和睡蟲奮戰,她十六歲的兒子正在為他們做早餐,但亞歷已長大,另有其他關心的事,他已漸漸意識到異性的吸力,並遇到頭一個令他心跳停止的女孩妮塔,是一個輕浮的鄰家女孩,他們正步向成人的第一步。法蘭西絲的母親艾絲蓓為了自我挑戰,一個人獨自在寒冬穿越山嶺,此舉卻贏回了失去多年的女兒。 裘兒及莉莉兩位老人家,正動身去湖邊等那也許永遠不會來的巴士,他們打算去請教訃聞專欄作家,他們該參加什麼形式的葬禮。此時,湯姆和山姆宣告假期開始,他們翹課到海邊去玩,兩個男孩並肩,漫無目的在海水中走著,任海水打在身上,恰似他們對未來的茫然。 看過人生的悲傷及快樂,故事中的四對主角,顯現了四個不同年齡階層的煩惱,兩位老人家,一對年輕愛侶,敏感的母親及悲傷的女兒,同班的兩位同學,他們都在各自的十字路口生活著,有著不同的理想。

這部片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導演將四段看似不相關的故事,用不著痕跡的流暢步調,把這四段故事所散發出的共同意念,表達的很有詩意,導演細膩的拍攝角色的情緒起伏,雖然步調緩慢,不過卻處處都蘊藏著角色的情緒變化,即使是拍著風景,也都映照著角色的情緒,這種透過風景來襯托出角色情緒變化的手法,真的很能讓觀眾和角色的內心步調一致。

另外本片中戲裡戲外都是母女的Emma ThomponPhyllida Law,把這段衝突、妥協、彼此了解的過程,詮釋的極有說服力,開頭導演拍著艾絲蓓不想依靠別人幫忙跨越雪地的勇氣,在一旁扶著欄杆,下一個畫面就拍著法蘭西絲正熟睡扶著床邊的欄杆,相互映照著彼此看似分離,卻又極為相似的複雜情感交集,正預示著母女間愛恨交織的關係,這個畫面拍的很有意思。

讓筆者感觸很深的地方是,法蘭西絲一開始對自己的母親有著極深的心結,可是單獨一人的時候,聽著母親所述說的美好回憶,卻又不自覺的沉溺在其中,法蘭西絲的我行我素和固執的個性,和他的母親艾絲蓓有如鏡子般非常類似,法蘭西絲透過自己的母親的行為和情緒表現,看到了自己用輕蔑的態度對待母親時,母親真正的感受,而原本感情不和睦的母女關係,因為察覺到彼此情感問題的相似,而逐漸了解對方的想法和需求。

片中相當有意思的地方是,法蘭西絲不喜歡母親用自己的需求,強加在女兒身上的需求,而矛盾的地方是,自己在看到母親做出怪異行為的時候,卻也有著想要改變母親行為的相同感受,就是因為角色互換,才能感受到彼此在不同角色中的心靈掙扎,

本片用四個故事組成,卻都用迷惘的心作為彼此相互連結的關鍵點,亞歷是法蘭西絲的兒子, 卻還是活在他父親死亡所造成的陰影中,背負著替父親照顧母親的責任,片中有一幕把這個意念拍的很有深意,導演從亞歷父親的照片慢慢把鏡頭拉遠,拍著亞歷照著鏡子看見自己的容貌,父親的照片和自己心境的反應相互呼應,彷彿亞歷認為他自己是父親的接班人,回到現實面,卻又得面對青少年生活的困擾,這種心靈掙扎面,導演就用這個畫面來表達一切。

片中的兩位男孩,彼此都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惘,然而彼此的陪伴變成生活中最重要的調劑,同時也透過對話來激發自己的思考,看著對方帶領著自己前往未知的旅程,雖然令人害怕,卻又因為相信對方而勇往直前,兩位男孩從彼此不認同到相知相惜,雖然沒有特殊的情感詮釋,不過卻拍的相當細膩,推薦給喜歡感人片的朋友囉。

得獎事蹟:
布魯塞爾國際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芝加哥國際影展最佳影片
威尼斯影展最佳女主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even 的頭像
    Steven

    Steven的外語片世界

    Ste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