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日期:2003
IMDb評分:7.3
http://www.imdb.com/title/tt0339707/
英文片名:Song for a Raggy Boy

導演:Aisling Walsh
演員:Aidan Quinn
           Iain Glen
           Marc Warren

這部愛爾蘭電影苗涉愛爾蘭修道院的殘酷不人道,殘酷寫實的敘事力道配合上春風化雨的感人師生情誼,讓這部片除了讓你心靈震懾之外,還用十分深刻的手法深入觀眾內心對人性的渴望和感受,跟《瑪德蓮墮落少女》同樣的時空背景,只是片中被迫害的主角變成男孩,蠻童之歌撼動人心的程度甚至還超過《瑪德蓮墮落少女》好幾倍,毫不掩飾的暴力場面令人慘不忍賭!

這部的劇情大綱------影片揭露三十年代愛爾蘭一間男童院的陰暗面。男主角法蘭克老師富有改革社會的理想,相信詩歌可改變人心。他剛打完西班牙內戰回來,在男童院當教師,即跟暴戾成性的院長神父發生衝突。這些每因小過而被關進來的少年,在院長眼中只是畜牲,但整個教會和國家均對神父的暴力和性侵犯視而不見。

這部片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導演和編劇把愛爾蘭修道院的不人道行為,用極為真實殘酷的寫實拍攝手法呈現在觀眾面前,片中神父不停地念著祈禱文,外表一副道貌岸然的修士形象,內心所想的卻是極為變態偏激的想法和思考模式,當修道院裡的修士都把那些男孩視為罪大惡極的流氓和暴力份子,所給予的教導也是用暴力來使他們屈服。

在那些修士的眼中,他們是會使用暴力手段反抗的一群男孩,不過卻沒想到,他們畢竟也只是涉世未深的孩子,暴力的懲罰看在孩子眼中竟然是習以為常,有樣學樣的暴力行為,就在耳濡目染間潛移默化的深植在那些男孩的心中,以這種以不人道的教育來為男孩們樹立榜樣的偏差教育體系,導演把這種反人性化的教育呈現的讓人心痛不已!

同樣敘述愛爾蘭修道院不人道的《瑪德蓮墮落少女》,《男孩在唱歌》只是把女孩的背景換成男孩來敘述,同樣有十分不人道的迫害暴力場面,同樣有令人髮指的性侵害場面,不過蠻童之歌卻把師生情誼的元素很巧妙的加進這個不人道的時空背景,並且編劇還用西班牙內戰的殘酷刑求和本片中的暴力殘酷懲罰作了相當巧妙的呼應,不同的時空背景卻有著相同的殘暴因子, 同樣都是出自於變態扭曲的人性使然,本片以西班牙內戰的刑求作為開頭,更說明了導演想要以此作為本片所敘述的行為借鏡的企圖心。

片中的法蘭克老師因為經歷過同樣殘酷暴力的西班牙內戰,眼見同樣的悲劇在愛爾蘭修道院重演, 想要挽救過去遺憾的心靈掙扎,就是本片相當強烈的戲劇張力所在,不過本片的劇情結構並沒有一般校園暴力片那麼單純,本片所敘述的是教務長想要用暴力來讓所有人屈服,甚至不擇手段讓男孩們自然的使用暴力來達到教務長所要的結果,原本反對暴力的法蘭克老師,卻不得不用暴力來讓那些男孩親身體驗暴力行為對他們所造成的心靈摧殘,看了真的對扭曲的兒童心理感到悲哀。

表面上罪魁禍首是那位施行暴力的教務長,實際上更是嚴厲批判當時愛爾蘭整個修道院的教育體系和冷眼旁觀的政府,片中法蘭克老師所要極力喚醒的就是深藏在那些男孩所既有的人性良善面和正確的道德觀,那些男孩所表現出來的不畏無理的暴力和那些自以為代表正義的修士,骨子裡卻是充滿著變態的想法,小孩面臨不合理的管教所散發出來的人性光輝,和那些修士的人性晦暗面,有著極為反諷的對比。

聽著裡面的神父說著:「我也不想讓那位教務長繼續在這邊,可是教宗吩咐的命令我不得不聽從」從那些男孩的角度來看,那位教務長是主使者,不過從時間的宏觀面來看,整個泯滅人權的修道院體系,和他們口頭所宣揚的人道教育成了極大的反差,整個修道院體系儼然是一連串殘酷暴力事件的罪魁禍首!

這部片筆者認為是結合了《春風化雨》和《放牛班的春天》 的師生情誼,《瑪德蓮墮落少女》的時空背景,再加上《邪惡》所呈現的暴力和反暴力的殘酷層面,結構上和《春風化雨》 類似, 不過那些常見的元素經過導演相當巧妙的運用,卻成就了本片極有心靈震撼力的戲劇張力,是我看過繼《邪惡》 和《黑暗籠罩之時》後,最讓筆者心靈震懾的電影!強力推薦給喜歡衝突片和劇情片的朋友。

得獎事蹟:
亞眠國際影展最佳影片、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瑟堡-奧克特維爾愛爾蘭英國影展最佳男主角、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哥本哈根國際影展最佳影片
埃姆登國際影展最佳影片
法蘭德斯國際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愛爾蘭影視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盧布爾雅那國際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新港影展評審團票選最佳影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even 的頭像
    Steven

    Steven的外語片世界

    Ste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