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日期:1975
IMDb評分:7.5
http://www.imdb.com/title/tt0071449/
英文片名:The Common Man
原文片名:Dupont Lajoie

導演:Yves Boisset
演員:Jean Carmet
         Pierre Tornade
         Jean Bouise

這部法國電影敘述著在法國南部發生的強暴案所引發的喧然大波,導演以寫實的攝影手法將事情的經過和當事人心靈的掙扎呈現出來,而從一個強暴者的觀點來看著身旁的人都被隱瞞真相,觀眾成為這個強暴事件唯一的目擊證人,當事人所做出的反應,在觀眾的心中,也同樣留下了一道人性黑暗的陰影,導演以客觀的攝影手法來拍攝,卻不時用當事人的主觀角度去看這個事件,而本片所涉及的議題像是種族歧視,道德良心的掙扎,筆者認為都呈現的相當寫實震撼,編導所採用的敘事角度的確相當獨特。
 
這部的劇情大綱------每到夏季,喬治和他的妻子特絲以及他已經長大的兒子里歐去露營地度假,隨行的還有他們的老朋友麥克絲一家和克林一家,克林家的女兒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年輕女孩,一天,喬治強姦並殺害了他,他把她的屍體藏在阿拉伯夷民居住的簡陋小房子附近...... 

這部片最特別的地方就是,編導以客觀的角度來拍攝這件強暴案的始末,而在客觀的攝影角度之下,導演卻不時用強暴者喬治的主觀角度去看待這個事件對於身邊人們所造成的重大衝擊。這部片所涉及的是法國人對於阿拉伯人的種族歧視,當那些阿拉伯人在法國的社會地位被貶低的一無是處,他們所具備的基本人權也同樣被剝奪,而他們來到這個陌生的國度只是想要賺點錢,想要改善目前的生活,卻必須要生存在這對他們極不公平的世界,這種情況就好像是美國之前對黑人的種族歧視一樣,當那些黑人給美國白人的印象就是行徑惡劣,經常犯罪,這種負面的刻版印象就會變成有心人士利用的工具,而在這種社會印象和充滿種族歧視色彩的制度,卻使的他們雖然無辜卻百口莫辯,這部片所呈現出來阿拉伯人所面臨的艱難處境,就跟美國黑人所面臨的歧視一樣。
 
本片相當特殊的地方是,編導並不是全然用客觀寫實的觀點來描述這件涉及種族歧視的強暴案,而是藉由強暴者的觀點來側寫這件強暴案的始末,藉由那些旁觀者所做出的不同反應,來揭露出面臨阿拉伯人歧視處境,所表現出的不同人性反應,而這些人性化的反應一針見血的描述著道德良心和刻版印象的掙扎,筆者覺得導演將道德良心的掙扎描述相當深刻。
 
強暴者對於自身道德良心懦弱的舉動,同時在這種對於阿拉伯人種族歧視強烈的社會,這種種族歧視的迷思,掩蓋住人性中純淨公正的正義和公理,所剩下的只有對自身際遇的 憤慨和復仇意念,當復仇意念佔據心靈的時候,就已經失去了自身對於真相的判斷能力,這部片所揭露出來的,就是強暴者在大環境的促成之下,形成刻板印象所塑造而成的合理化犯罪。導演並沒有試圖掩蓋強暴者犯罪的事實,而是讓觀眾跟著強暴者喬治的角度,去看待身邊人們對於這件事的想法和反應,這邊如果讓其他導演來處理,很多導演都會試圖營造懸疑氣氛,讓觀眾去猜兇手,不過本片導演所採取的是人性化反應的詮釋,從觀眾已經知道真相的同時,當時人所做出的反應以及面對社會的種族歧視所必須承受的道德壓力,才是本片相當具有戲劇張力的著眼點。
 
本片除了從強暴者的觀點來看,也有從受害家屬當事人的角度,以及偵辦此案件的警察角度,和親友們的角度,觀眾得以從各種不同人物的角度來建構出整個大環境是如何影響著這件強暴案的偵辦過程,而鑄成大錯所面臨的道德譴責,更是重重打擊著他們往後的生活。筆者看了很感慨的地方是,當極欲偵辦到底的警探也不由得為上級隱瞞真相的命令所屈服時,觀眾所看到的,是警察承受大環境的種族歧視壓力,而不得不低頭的無奈,警察在這種時空背景下,已經沒有絕對的公信力,整個社會的公眾壓力,變成主宰公理正義的主要力量,這種狀況和《激情年代》(The Crucible, 1996) 所面臨的群眾激憤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無辜的強暴》相當出色的地方是,編導所建構出來的張力在於對片中各個人物的心靈側寫,當眼前所見到的事實是符合當時社會大眾所擁有的偏見,這種偏見是否會影響到自身對於是非的判斷,片中角色對於這些種族岐視偏見的迷思和道德良心的掙扎,呈現的相當細膩真實,推薦給喜歡劇情片的朋友囉。

得獎事蹟:
柏林影展銀熊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e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