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日期:1985
IMDb評分:7.5
http://www.imdb.com/title/tt0089424/
英文片名:Kiss of the Spider Woman

導演:Hector Babenco
演員:William Hurt
         Raul Julia
         Sonia Braga

這部美國電影是當時的阿根廷新銳導演Hector Babenco想要進軍美國市場的野心之作,本片改編自阿根廷作家Manuel Puig的同名小說,後來更因為電影本身的大受歡迎而被美國改編成百老匯劇,本片用電影本身傳達潛意識思考的設計,成功營造出一種真實和幻想之間的模糊界線,而現實和潛意識之間卻又有某種相當有意思的連結,原著中現實生活的情節和片中潛意識的戲中戲電影情節相互呼應,成為本片中相當引人入勝之處,片中主角的對於角色的精彩詮釋,更是把本片的感染力提升的最高,本片的剪輯更是成功把潛意識情節和現實生活的情節進行交相呼應,同時間進行著,卻又迸發出相當奇妙的心靈解析。
 
這部的劇情大綱------根據阿根廷作家曼努維爾波伊格的同名小說改編拍攝,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監獄裡,政治犯瓦倫丁阿雷吉和同性戀者路易斯莫利納(威廉赫特飾演)同囚一室,莫利納不僅阿雷吉關懷備至,每天還說從前看過的電影故事給阿雷吉聽,背景、性格相異的兩人發展出一段感人的友誼…

這部片最特別的地方是,本片原著作者所編織出來潛意識和現實生活的相互連結,的確相當引人入勝,片中的路易斯莫利納所敘述的電影故事,就是代表著她腦中潛意識所進行的活動,而這些潛意識活動也是他腦中回憶和情緒的產生物,潛意識中所進行的情節,更是有著現實生活情節的預示效果,本片的編劇就是成功運用這兩種看似相對的元素裡面找到彼此的關聯之處,而賦予其心靈解析的意味,這就是讓筆者相當驚奇的地方。
 
現實生活中極權和壓迫者間的複雜關係,對應腦中想像的電影故事所表現出來的納粹極權和反抗份子的對立,而更讓筆者推崇的地方,就是編劇巧妙運用想像出來的電影故事中的情節片段,來構築現實生活中路易斯莫利納和阿雷吉之間令人匪夷所思的複雜情感,而片中描述電影故事的情節之中,人物並不是本片的重點,戲中戲的電影情節才是本片用來對應現實情節的心靈解析,本片一開始所敘述的電影故事,或許會讓觀者感到疑惑,為什麼要把這個故事放進去,不過在現實生活的情節不斷推展的同時,觀者得以慢慢發現戲中戲的電影情節和現實生活的情節有某種奇妙的關聯性,而就是這些關聯性,才讓觀者有種活在夢境中的奇特觀影經驗。
 
睡夢中的潛意識狀態,許多都是現實生活中情節的反射,而夢中的人物卻不會和現實生活中的人物雷同,反而會相互混雜,本片就是將夢境中情節和人物混雜的特性表現出來,而這些幻想中的腦中活動,都是出自於路易斯莫利納對於愛情關係的情感流露和看法,這些看法融合了他的過去和現在情感的流動,而他所說的電影故事也同時影響到阿雷吉的潛意識流動,成為兩個個體的潛意識的交流互動,這也是本片相當獨特的地方。
 
導演將戲中戲的電影故事和現實生活中的情節穿插的相當流暢,緩慢的情節推進當中卻有著相互對應的情感流動,在戲中戲的情節結束之後,角色發展就延續著戲中戲裡面的故事架構發展著,而那時就開啟了嶄新的情節發展,前往未知的未來前進,成功引起觀者的好奇心。
 
飾演路易斯莫利納的William Hurt,的確將這個情緒關係相當複雜的角色詮釋的相當精準,女性化的角色詮釋真的展現出他相當獨特的表演才華,同時也開拓了他的戲路,同時也成功表現出角色本身錯綜複雜的心靈掙扎,這是這個角色很難詮釋的地方,可是William Hurt卻表現的讓人刮目相看。
 
本片從小說改編的版權部份就困難重重,小說原著作者不願意賣出版權,製作人和導演費了好一番功夫才說服他,而編劇和主角的選擇更是屢遭挫折,本片的拍攝環境和過程相當複雜,導演和原著作者都是阿根廷人,拍片的地點在巴西,編劇則是美國劇作家,演員更是網羅許多國家的演員和藝術工作者來參與演出,表面看似跨國際的大製作,當時拍這部片卻是在資金短缺的狀態下進行,演員更是事先就告知沒有薪水領,而大牌的演員願意不支薪來接這部片,也是因為出色的劇本吸引他們,阿根廷的導演和巴西跨國拍攝英語的電影,不僅語言上要面對很大的考驗,跨國製作的過程中更要考慮資金籌募,筆者真的相當佩服導演和製片的勇氣和毅力,推薦給喜歡劇情片的朋友囉。

得獎事蹟: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英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坎城影展最佳男主角
倫敦影評協會最佳男主角
洛杉磯影評協會最佳男主角
美國國家影評協會最佳男主角
西雅圖國際影展最佳影片
東京國際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even 的頭像
    Steven

    Steven的外語片世界

    Ste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