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日期:1999
IMDb評分:7.6
http://www.imdb.com/title/tt0209189/
英文片名:Not One Less 

導演:張藝謀
演員:魏敏芝

這部大陸電影敘述著大陸農村小學的師生情誼,本片是根據作家施祥生的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的,導演全部採用非職業演員,並且大量採用農村當地的小孩和人民來參加演出,成功營造出農村地區濃濃的鄉土味,頑皮粗俗,卻又散發出一種純樸自然的農村氣息,導演藉著演員本身的背景和經驗來激發出他們對於情節發展的情感反應,創造出一種渾然天成的半紀錄片式的寫實電影,寫實的攝影鏡頭更是表現出導演紀實的意圖。
 
這部的劇情大綱-------毫無教學經驗的十四歲農村少女,到一個貧鄉的小學代課,雖受到學生的欺負,但她給校長的保證是,她會在原老師回來後「一個學生都不會少」的還給他。當班上一名學生放棄學業到城市打工,在全無社會資源,她必須在複雜的大城市中找回這名小孩子‧‧‧‧!

這部片最特別的地方是,導演全部都是採用非職業演員擔綱演出,雖然和片中所描述的角色並不完全雷同,不過其身分和職業卻都是如出一轍,角色本身的心境和想法都與演員一致,導演才能捕捉到如此真實自然的互動,筆者深深佩服的就是導演所營造出來的這種真實的互動氣氛,看起來有點半紀錄片式的手法,不過卻是從演員本身透過情節的體驗,創造出另外一種類紀錄片式的風格,農村小學的真實情境,也同時藉由那些農村小孩的自然真實的情感流露,而顯得更加親切,更加觸動人心,所有的演員都是採用真實姓名參加演出,也是導演欲以演員本身的真實情感為出發點,來引導出角色本身的情感,這就是導演為了力求真實而從小說中所做出的改變。
 
這部片呈現出來的是,鄉村小孩和人們知足,純樸單純的一面,在貧窮的家庭環境下還要找時間唸書的艱困情境,更是十分露骨的描述出經營農村小學窮困潦倒的經濟情況,實在看了讓人鼻酸,農村小孩看似頑皮愛搗蛋,卻又保有農村單純的淳樸氣息,以及濃濃的鄉土人情味,和都市中充滿冷漠的人際互動,有著相當大的對比,導演在魏敏芝去城市找學生的那段劇情,更是成功營造出農村人民和城市格格不入的城鄉對比。
 
城市中人們大多數冷眼看著她辛苦地找學生,卻鮮少有人會伸出援手,其實也就恰好呈現出城市的人情冷暖,只注重利益關係的一面,這邊和一開始農村小孩通力合作想要籌錢找回那位離開的學生,有著相當諷刺的人性對比,那位學生在農村小學不受歡迎,同學卻還是不計前嫌地全力幫助找回他,更可以看出農村小孩的天真無邪,單純善良的天性。
 
筆者非常喜歡導演以「堅持」的信念來貫穿整部片的重心,「堅持」對一開始的魏敏芝而言,只是一種為了將任務完成的堅持,這份堅持是不帶有任何情感色彩的,不許一個學生離開學校的堅持,只是為了做到她對高老師的承諾,一開始也是不帶有對學生的感情成分在,「老師」這個身分對他來說,似乎只是一種單純的謀生職業,對他自身的生活而言,卻不帶有任何交集,找回張慧科的那份堅持,就是因為了解他家庭背景所感受到的家庭經濟壓力,而持續下去,這份堅持,就是參雜著自身對於學生的擔心和關愛,而熱心投入這個尋人之旅,這份看似傻勁的堅持,卻也因此引起了學生們的踴躍迴響,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想法,也因為這個事件而順勢傳授給學生,以身作則的當下教育,更是讓學生親身體驗到那種通力合作的助人愉悅感受。
 
這份看似傻勁的堅持,放在城市的環境中,從外人的角度看來,卻有種愚昧的觀感,深入其中去了解其緣由,就能了解這份堅持意念背後有著對學生的熱切關愛支撐著,在城市中格格不入的景象,對比越是強烈,越能顯現出城鄉差異的強烈,筆者很喜歡導演用重複的動作拍著魏敏芝所抱持的堅持意念而不斷去執行,傳達出一種看似愚昧,實則充滿關愛之情的人道精神,這就是本片相當可愛的人情溫暖,推薦給喜歡劇情片的朋友囉。

得獎事蹟:
北京學生影展評審團票選最佳影片
長春影展最佳影片
中國金雞獎最佳導演
百花獎最佳影片
電影旬報獎最佳導演
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Laterna Magica Prize大獎、Sergio Trasatti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even 的頭像
    Steven

    Steven的外語片世界

    Ste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